近日,中办、国办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双减”)。双减政策相关要求,深刻体现了中央对校外培训的定位,以及降低生育成本和教育成本,减轻学生负担的决心。
回顾近十年,孩子们过早地背负起繁重的学业,已基本丧失了无忧的童年,类似打鸡血式的教育方式,还诞生了一个特别的名词——"鸡娃"。这些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,都急需政策来为学生的成长“松绑”。
当下,各地中小学即将迎来开学,当双减遇上开学季,学校如何全面落实双肩工作部署,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,为学生减负增效,有关专家给出了建议。
巧用空中课堂 共享优质资源
空中课堂不仅能确保疫情期间、突发状况下学校教学活动不受影响,也可以有效调动全校、全县、全区、全市优秀老师为学生在线授课,让名师资源不仅停留在某一间教室里,而是延伸到每一个有网络的地方,提升教育质量,助力教育公平。
经典案例:张家港空中课堂,让教育飞上云端
构建家长学校 实现家校共育
为响应疫情期间不聚集的号召,学校可将新学期家长培训沟通会、学生家长会在线上举办,让家长只需一部联网手机,即可随时随地参与。同时,也可以通过直播定期邀请教育专家举办线上“家长公益课堂”,保持家长与学校的良好互动,优化日常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,积极缓解家长养育焦虑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,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达成完美契合。
教研交流 形成教师成长机制
新学期,各级教育主管部门、学校,以质量提升为核心,围绕教育教学这个关键环节,实施学区、教学全过程质量管理,通过备课、教学、作业、教研的整体设计和运行,通过直播的形式,进行教研交流,名师公开课示范。为骨干教师提供锻炼的机会与展示的平台,同时也为其他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,打造新型教学共同体,提升所有教师的教学质量,形成教师可持续成长的有效机制,不断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。
经典案例:35地专家同屏互动教研
整合资源 升级课后服务
学校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,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。
学校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,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差补缺辅导和答疑,为初中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,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。
学校在开展课后服务过程中可结合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段特点,可积极试用互联网技术,比如学校可以通过“网络直播”的形式,以点覆盖面,将更多爱国教育知识、公共安全知识等传递给在校学生,更好的链接校内与校外资源,赋能高效学习成长。
经典案例:30万学生同上一堂法治课
总体来说,“双减”政策下的教育之“变”,就在于专注校内教育,培养孩子的学习意愿、自控能力,在构建“网络化、数字化、个性化、终身化”的教育体系和建设“人人皆学、处处能学、时时可学”学习型社会,也预示着校内教育市场空间正在变大。